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广西汽车

【热点】中国最早的佛学家竟是梧州人,他的专著奠定了梧州佛城地位

更新时间:2017-05-17

来源:广西在线

  牟子,名融,字子博,苍梧郡广信(今梧州市)人,东汉晚年佛学家。牟子夺目诸子百家,成为广西最早研究梵学的人,其所著的《理惑论》是中国人所撰最早的释教著作。有不少学者觉得,出生于梧州的牟子不单是释教头脑中国化的第一人,还以其突出的贡献促进佛教在梧州和岭南地域乃至整此中国的撒布和发展,开端奠基了梧州作为岭南古代佛城的职位。

  

  牟子雕像

  采写:梧州日报记者 黄海志

  摄影:梧州日报记者 麦朝枢(除署名外)

  

  避世梧州城区 幼读诸子百家

  东汉中后期,朝廷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卖官鬻爵,农人在多重残忍压榨下不堪重荷,各地农民背叛不绝,地方豪强豆剖自立,中原大地烽烟四起。

  在陷于战火中的泰半此中国之外,偏安一隅的岭南却出现出较为和平安乐的景遇,“独交州(今岭南一带和越南北部及中部)为其时世外桃源,住民富庶,安享宁靖”。作为岭南首府,苍梧郡的广信(梧州)自然成为北方灾黎的庇护所,文人志士的涌入让这里成为文化繁华、文人汇聚的文化之都。特殊的文化配景下,一位对中国佛教文化发展影响深远的先贤应运而生。

  

  公元166年(即东汉延熹九年),牟子出生于苍梧郡广信县(治所在今梧州市河东区),幼年丧父,随母长大,勤读好学。据史料记载,牟子自幼研习儒家经典以及先秦诸子,特别是老子、庄子的著作,这为他日后引用儒、道和诸子百家之书解说佛法奠基了脑筋根本。

  公元180年(光和三年),“苍梧、桂阳猾贼相聚,攻郡”(见《后汉书·扬璇传》),“苍梧诸县夷越烽起,州府颠覆,门路阻绝”(见《三国志·许靖传》),动荡的时事使小儿流浪失所,牟子也不例外。是年,时年14 岁的牟子奉母出世交趾(今越南北),开始初涉人间沧桑。交趾,治所为现今越南北部地域,在汗青上曾一向受到中国古代政权各朝代(汉朝、东吴、晋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汉和明)的直接管辖。从14岁至26岁,牟子在交趾生涯长达12年。在交趾时代,年轻的牟子还结识了交趾太守、同为广信人的士燮。

  广西区党委鼓动部原副部长、研究员李俊康以为,交趾畅旺的佛事对牟子头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牟子恰是从当时起开始打仗并研究佛教的,这些都为牟子今后撰写《理惑论》提供了粘稠的根基。

  公元192年,家乡苍梧广信略为稳定后,牟子“年二十六归苍梧娶妻”。往后,牟子拒不入仕,全心励志勤恳研读,凡能搜罗到的博杂册本都仔细阅读,本为儒生的他还异常汇合精力研讨儒家《五经》和《老子》。

  彼时,北方不少人都避乱南迁,聚集在广信一带,其中不少为道家方士,他们时常交换学术,或相互辩论。牟子以博学、善辩有名,常引用《五经》作辩,对答如流,许多道术之士都不是他的反驳对手。由于牟子由儒入佛,世俗之徒由此诘问诘责其“背《五经》而向异道”,牟子于是写作《理惑论》予以辩解。

  

  独创佛学专著 阐释佛家脑筋

  牟子研究佛学,并非偶尔。学界一般观点觉得,作为第一个传入华夏的域外文化,佛教在东汉初期传至中国。牟子正处于这个期间,他也是以有机会兵戈释教理论,并引起浓重爱好。他以对中国儒家理论和老庄之学的深刻熟悉,以开放、平宁、理性的心态,约在公元230年写出了本身的专著——《理惑论》,用中国固有哲学的概念、词汇和观点来诠释时人倍感生疏的释教文化。

  《理惑论》的降生,可谓占尽了天时人地相宜。学界目前的共鸣是,在公元1世纪左右,释教分别从陆路和海路两条门路传入中国,陆路即路上陆上丝绸之路,即从中亚西域经新疆进入中国,而海路则是海上丝绸之路,即从锡兰(斯里兰卡)、爪哇、马来半岛、越南到达南部交趾、岭南,再到华东沿海。

  

  专家认为,印度释教恰是由海路达到北海合浦,进入西江中游的广信( 梧州),再由桂江北上越过桂林灵渠到达中原。(王玉霞制图)

  在当时的交通状况下,坐拥西江黄金水道的苍梧广信天然成为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的交代点,梧州自然是佛教文化流传首当其冲的传承之地。李俊康以为,印度释教恰是由海路到达北海合浦,随后循南流江、北流河进入西江中游的广信(梧州),再由桂江北上越过桂林灵渠到达中原,或由西江沿江而下达到岭南各地。其它,当时的广信学术研究民俗自由,儒佛并存,因此在梧州产生牟子这样一位佛学研究者和《理惑论》如许的佛学专著,自然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必然结果。

  《理惑论》由前言、正文、后语构成。序言叙说牟子的履历和著书的缘由,交接了当时社会动乱状态、交州地区脑筋学术界之动态,以及作者为什么作此书。正文有35 篇,有释迦牟尼简介、佛教戒斋和义旨的论述等,经由自设客主进行一问一答的形式展开全文,问者对释教提出种种疑问和斥责,这些疑问和责骂代表了当时世人对释教的困惑,答者牟子则引经据典对这些迷惑一一进行诠释或辩驳。

  基于作者深厚的儒道文化教养和由儒入佛的经历,《理惑论》援儒入佛,凭证对方提的不同问题大量引用儒、道和诸子百家之书给以解释,对这种陌生的舶来文化加以施展阐述,以中国人所熟识的知识论说佛家,令人心悦诚服。这种“外儒中佛”的论说形式,在《理惑论》里触目皆是。

  当有人问曰:“何以正言佛?佛为何谓乎?”牟子曰:“佛者号谥也,犹名三皇神五帝圣也。佛乃人格之元祖,神明之宗绪。”牟子在此把佛的名称和古代帝王的谥号画等号,觉得佛相当于中国的贤人、神王,这就即是站在先人崇敬的高度将释教崇敬的最高偶像 ——“佛”进行中国化的论说,令人服气。

  当有人问:“何谓之道?道何类也?”牟子以儒家和道家的脑筋来比附,他用中国道家对道的描述来申明佛道:“道之言导也,导人至无为,牵之无前,引之无后,举之无上,抑之无下,视之无形,听之无声。四表为大,蜿蜒其外,毫厘为细,间关其内,故谓之道。”

  “无为”这个概念最早是老子提出的,而印度原始佛教讲的道原指要领,并非老庄所讲的万物本原、平静无为,佛教追求最高境界称为涅槃,即经由自身修行精进,消弭烦恼,俊逸死活,到达清净、自在、自在、不生不灭的精神境界。牟子在这里阐释的佛道,本色是借用道家的“道”举办再发明,在脑筋上既暗合道家清静无为之道,又冲破了儒家道家惯常的入世避世头脑,将儒释道最底子的头脑举办了融会融会。

  

  繁荣释教文化 开启“三教合一”

  《理惑论》是中国释教理论的开山之作,是中国汗青上第一本佛学著作。因为反响了早期中国释教史中许多复杂的问题,《理惑论》成为中国释教史上重要的研究著作和学术界研究的主要著作。

  20世纪以来,海内外佛教界和学术界的学者不断对牟子的《理惑论》举办研究,牟子在中国佛教成长史上的重要职位也得到了确认,其被誉为“我国著论弘佛之第一人”“中华传佛第一人”和 “中国最早的梵学家”等。

  不少研究者指出,恰是从牟子入手,外来释教在吸收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蒂上在中国扎根,并在中华大地上开花、成效而形成自成体系的中国佛教文化,成为中华文化园地中富有特色的一枝奇葩。在这个经由中,释教文化不断被中国化,并最终形成儒释道三教合一、殊途同归的文化形态。

  对付《理惑论》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学界研究颇多,归纳起来大体便是从释教文化中国化、三教合一发端方面举办论述的。

  “牟子不仅是释教史上站在理论高度将梵学中国化的第一人,同时也是最早将域外头脑中国化的第一人。”梧州学院西江研究院西江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副讲授毛廷贵以为,《理惑论》最大的贡献在于站在“三教合一”的高度,对佛教历史、人物、教义等一一做出发明性的注释,系统而彻底地解决了佛教与孔教头脑恒久积聚下来的问题和抵牾,从而使释教在积存自身特质的前提下与儒家和道家学说在素质上贯穿了同等,三者其后经过一直磨合,合营构成一个集体的古代中国头脑文化。

  中山大学教学、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觉得,《理惑论》可以说因此儒、道目力看释教,也能够说是以佛教理论述儒、道,以是完全或许称之为“一箭三雕”的好手文章,是中国首篇佛教宣言,又是中国首篇对儒、道、佛三家较量研究的“计较文学”,并且是最早表现儒、道、佛三家“和而不同”头脑的文化论著。

  研究者们平等认为,牟子的《理惑论》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发端,它为历史上三教联系决计了根本花样,也为儒释道的圆融奠基了根本。而在汗青上,儒释道三教之间的交流、融合和妥协从来没中止过。到了宋明理学的孕育,儒释道真正实现了“三教合一”,这标志着释教与中国传统头脑相融合的完成,释教由此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门在中国汗青上发生着长远的影响。

  

  岭南佛城梧州 佛教一度郁勃

  2014年11月,梧州学院和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广西社会科学杂志社在梧州联结举行 “怀念牟子诞辰千年暨梧州作为岭南古代佛城职位学术研讨会”,这是首次公开在牟子故里眷念先贤牟子。钻研会以“梧州:岭南古代佛城职位”为主题,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除了深切研究牟子在中国释教史上的重大影响外,还首次明确提出论证并建树了梧州作为“古代岭南佛城”的职位。

  

  2014年11月,梧州举行眷念牟子诞辰千年暨梧州作为岭南古代佛城地位学术钻研会。郑文锋 摄

  专家学者们认为,作为一座有着2200年建城历史的岭南名城,梧州自汉代以来即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佛教文化天然将其作为便道之一,梧州由此成为中国释教在岭南地域最早的撒布与郁勃地。而牟子,则以其《理惑论》,使梧州成为中国佛教头脑理论的降生地,也奠定了梧州作为古代岭南佛城地位的根基。

  梧州作为古代岭南佛城地位,是由梧州非常的地舆位置决心的。灵渠的开通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发,使梧州成为汉代南北互换和中外交通的环节,其东可达番禺,西通云贵,北接中原和长江流域,南可到合浦出海。大都多半学者认为梧州就是佛教东传中国的始圣地,释教传入中国路径之一即是经南流江—北流河—浔江这条水路到达梧州并建寺院布道,然后再经桂江—灵渠北传长江流域和中原一带的。

  遵照常理,牟子作为中国最早的梵学家,其《理惑论》又是佛学著作的开山之作,因此,其故里梧州(苍梧)应该很早就有寺庙呈现。那么,汗青上梧州是什么时间下手有寺庙呢?

  据《广西通史》载,广西在隋朝及隋以前有佛寺6座,个中一座为梧州的开皇寺。开皇寺于隋唐时代建于梧州城东门外的白云山麓,唐后因故被毁。是以,开皇寺是梧州最早也是广西最早的寺庙之一。

  有梧州本地学者则认为,梧州建佛寺始于唐代,设有光孝寺和冰井寺。据清代同治《苍梧县志》载:“大梵刹,旧名光孝,在城东二里云盖山麓,唐建,宋元明俱重建。”唐天宝年间,鉴真一行因东渡日本失败路子梧州,曾在光孝寺讲经讲课。

  同治《苍梧县志》同样有关冰井寺的记载:“冰井寺,在东城为冰井侧,唐建,宋元重修,明成化七年修,正德九年重建,万历二十七年税监沈永寿请敕重建。殿堂宏丽,有敕赐藏经楼。”

  自唐代建有光孝寺和冰井寺后,释教寺庙在梧州下手呈各处开花之势,香火日盛。到了宋代,梧州的寺院有庆云寺、荣耀堂、广法寺、众福院、圆明寺等寺院。而在明清时期,梧州释教庙宇更是林立,据统计,在同治时期,仅苍梧一县就有将近三十个庙宇。到了清末民初,处所官府毁寺兴学,梧州佛教处于低潮。民国期间,梧州先后建起了西竺园和紫竹林寺(即四恩寺前身),释教在梧州从新形成。

  

  

  民国时期,梧州先后建起了西竺园和紫竹林寺(即四恩寺前身)。

  除了先贤牟子和历史上的众多名刹,梧州作为古代岭南佛城职位还体现在梧州产生了多名有名的释教人物,其中代表人物即是北宋高僧契嵩。

  契嵩( 公元 1007-1072年),藤州镡津宁凤乡(今广西藤县承平镇)人。契嵩乃禅宗云门法嗣,为当时之名僧,曾获天子宋仁宗赐 “明教巨匠”称号。

  契嵩在中国禅宗史上职位殊胜,其最大孝顺在于:一、作《辅教篇》。这篇文章针对当时排佛的海潮,分析儒佛二教的思想实质,说明了儒家和佛教都是圣人之道,以反驳欧阳修等人的辟佛之说。二、为禅门定祖。当时,禅宗已流行了两三个世纪,关于菩提达摩到慧能的禅宗六祖之说已成公论,但对禅宗在西土的传承仍说法不一。为此,契嵩写作了《传法正宗记》《传法正宗定祖图》和《传法正宗论》,这些著作成为禅宗祖系传承的定论载入史乘,对昆裔敷陈禅宗史影响很大,意义深远。

  黄伟宗以为,依白云山而建的梧州,无论从地理还是人文上考究,都是名副其实的“岭南龙都”。舜帝的传说,牟子的诞生,《理惑论》的深远影响,均是梧州作为古代岭南文化中心的有力佐证。而作为佛教东传之发端地,梧州也因其孕育了牟子、契嵩等先贤高僧和汗青上众多的名刹寺庙以及鉴真等历代名僧在梧州的讲经传教活动,坐实了梧州作为岭南古佛城的汗青职位。

  延长阅读

梧州大事记

  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元)

  ●延嘉八年(165年)桂阳人胡兰、朱益抵拒朝廷的军队霸占苍梧,太守张叙被捉,后胡兰等被度尚所杀,交趾刺史张磐击败余众。

  ●光和元年(178年)朱隽任交趾刺史,在任期间曾率7 郡士兵交战梁龙率领的抵拒朝廷的数万武装,杀死梁龙,平定7 郡。

  ●中平元年(184年)交趾屯兵造反,收禁刺史和合浦太守,自称柱天将军。灵帝任命贾琮为刺史。贾琮招抚逃荒飘泊的人民,并免去他们的徭役,又杀死带头造反的大首级头目,遴选贤能的仕宦任各县官员。一年内场面才安定。

  (摘自《梧州大事记》)

上一篇:桂林印象刘三姐阳朔江畔享凌轩 下一篇:贵州从江县妇女跨省赴广西从事涉黄活动被抓

推荐文章

贺州八步:“花样”西南村,新机孕育

1月30日星期一周六,天气晴好,...